榮格等心理學家指出,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孩子般純粹的存在,代表了我們最原始的慾望與需求,並在成長過程中吸納他人所帶來的想法、感受與價值觀,進而產生改變與成長。若這個孩子長期感受著匱乏與恐懼,就會停止長大,然後會在我們經歷類似的糟糕情境時出現,以無理取鬧、徬徨、討好或逃避等最原始的行為代替成人的我們來應對一切;表現得就像孩子一般。
「我常會在男友做出某種行為時暴怒,可是我平常完全不是會大吼的人!」
「我常常在心裡有兩種矛盾的聲音,一種遇到困難要我理性面對,這沒什麼;但一種聲音卻是我好想哭,好無助。」
經常對自己的言行與情緒感到既困惑又陌生,往往是因為內心極力抗拒心中真實的感受,也就是所謂的「內在小孩」,他想發聲的時刻不被你允許。
想要更誠實地面對自己,就要先認識內在小孩的模樣。根據心理學家的歸納與整理,大概可以分為五種:
1. 創傷小孩:
通常誕生於充滿著暴力與羞辱的家庭。這樣的孩子為了保護自己,而練就了迅速覺察他人的情緒或團體氛圍變化的能力。這種善解人意太過度,就會使他們容易過度解讀他人的言行,並因此被挑起情緒。
但他們並不擅長直面衝突,因為衝突通常是傷害的開端。逃避,是他們最常採取的策略。
2. 孤單小孩:
孩提時代總是被忽略的他們渴望著他人的照顧與關注,經常壓低姿態以迎合他人,不是過度討好,就是過度依賴。
他們願意犧牲自己,委屈自己,只求關係完整,只求對方留下,在這過程當中卻使自己傷痕累累。
「我應該要再付出多一點。」在愛的面前,筋疲力竭地這麼說著。
3. 貧窮小孩:
因為主要照顧者太過忙碌或不善表達而極少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愛,進而認為不值得被愛,也無法辨認愛的模樣。不敢追求理想的對象,甚至在別人真誠地表達愛時羞愧地逃跑。
「我要比現在的自己更好!」經常這樣鼓勵自己,其實是因為無法接納自己當下的模樣,汲汲營營地想要追求更多,更多成就、更多金錢、更多物質,然而都只是在填補兒時沒有被滿足的那個黑洞,永無止時。
4. 神奇小孩:
為了獲得不曾獲得的肯定,隱藏脆弱的自尊,於是誇大現有的狀態。選擇特定學經歷或外表的伴侶,其實只是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向他人誇耀的談資。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如果出了差錯,一定是有某些原因,或是他人的錯,自己是不可能會出錯的。
5. 永恆小孩:
從小被溺愛到大,或因為家庭因素而被迫提早長大,所以極力抗拒長大。伴侶儼然成了他們的家長,不但要照顧他們的情緒,也要做好每件事。即使成了父母甚至是長輩,依然認為世界是圍繞著自己轉的。
「我不管,不買那個給我就是不愛我!」
「為什麼所有人都不能一直圍繞在我身邊?」
了解失落的內在小孩的特質、成因及感受後,接著就是要與其重新連結,像真正的父母一樣幫助他、愛他,療癒內在小孩所受的傷,陪伴他一起慢慢長大。
下一篇文章,我們聊聊如何長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