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焦慮與食物都過剩的時代,透過吃來紓解壓力、提振情緒與安撫內心的空虛感成為人們的日常。
心理學上稱這樣的行為為「情緒性進食」。
飲食變得不再純粹,填飽的不是飢腸轆轆,而是空虛的心靈與負面的情緒。食物用來安撫身體的飢餓、情緒的飢餓與心靈的飢餓,而在這情況之下,垃圾食物往往會是第一選擇。
但垃圾食物不只帶來快感,還會帶來外貌與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又反過來加深原有的負面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我連消夜都無法控制地暴吃,怎麼會這麼軟弱?」
「這個身材跟人生一樣沒救了。」
不過人類早已脫離食物只是為了果腹的階段,美味的食物無論是在文化還是個人的層面,都是重要的記憶組成,吃東西也變成社交生活的一環,在這種生理、心理與社會互動的複雜運作之下,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正常,是否有情緒性進食的問題?
1. 經常心不在焉地獨自進食,尤其是在心情不佳的時候
2. 總是吃得又快又多,意識到時已經感到腸胃不適了
3. 明明不餓,卻還是渴望吃些什麼
4. 一吃就停不下來,難以自制
5. 忽然對垃圾食物感到強烈的渴望
6. 吃完東西後感到懊悔不已、自我厭惡
夜裡便利商店熱騰騰的肉包,溫暖了整個冬雨綿綿的台北;分手後與閨密一起吃的燒肉最是美味。
人生難免遇上挫敗與壓力,而我們的喜怒哀樂又與飲食密不可分,偶而小小地放縱也是放鬆的方式。
但如果總是因此責難自己沒有自制力,心中充滿罪惡感與羞恥感,可能會導致更激烈的進食行為。
總是對無法克制口腹之慾的自己感到挫敗與難堪嗎?請點擊以下連結預約諮商時段或私訊取得預約方式,與凱特好好聊聊情緒性進食背後的焦慮不安:linktr.ee/katerina929
下一篇文章我會說明,我們可以如何看待情緒性進食,進而改善因此導致的生活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