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憂鬱情緒所導致的「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使人無法看見自己和事物的優點,凡事都預期會出現糟糕的結果。
憂鬱情緒通常會隨著壓力事件結束,然而當跌落谷底的情緒狀態長期存在且持續影響生活時,我們面臨的也許是更嚴重、亟需處理的「憂鬱症」。兩者最明顯的差別在於:
1. 持續的憂鬱感受:
憂鬱症會伴隨長期的憂鬱情緒,持續的時間可能達數週、數月甚至數年。相比之下,憂鬱情緒只是暫時的、短期的情緒低落,且往往與特定的事件或壓力相關,一旦過了生活的瓶頸,內心的焦躁或沮喪便隨之消失。
2. 生活習慣的改變:
憂鬱症常會導致飲食和睡眠習慣的大幅改變。患者可能食慾不振或過度進食,睡眠困難或睡得太多(極端的負面改變);而憂鬱情緒通常不會引起顯著的生活習慣變化。
3. 自我價值和存在意義消失:
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對生活失去興趣或關懷,並因此感到空虛、無助和絕望;憂鬱情緒一般不至於動搖重大的人生信念。
4. 專注力和思考能力的下降:
憂鬱情緒不大會劇烈影響認知功能;相反地,憂鬱症患者常會經歷專注力下降、記憶力受損和思考能力減退等痛苦,感到決策困難且難以集中注意力。
5. 輕生念頭:
一般程度的挫折不會破壞人們的心智,再傷心我們都知道過馬路要小心、沒事別攀在陽台邊上。但重度憂鬱症患者卻會為了結束內心的痛楚而出現輕生的想法或嚴重的自殘行為。
綜上所述,憂鬱症應被視為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專業的干預和嚴謹的治療;而憂鬱情緒則是特定事件導致的暫時性情緒低落,除了服藥或諮商外,也能藉部分溫和而積極的個人行動排解。
下一篇文章,我們聊聊如何透過自己的力量走出低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