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失落的童年】無處安放的自我

X好不容易從失控的情緒中冷靜下來,看著眼前男友,感到懊悔不已。

上星期買的洋裝,今天終於到貨了,但實物明顯不如網站上的圖片好看,而且尺寸還是錯的。X吃力地套上後,垮著臉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男友視線從手機轉移到X身上,忍不住歪著頭說:「嗯……好像有點太緊了欸,」他停頓了一下,馬上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隨後便被X一聲怒吼嚇到。

「你什麼意思?」X叫道,「我又不是沒在運動!是廠商送錯尺寸,又不是我身材的問題!」

男友結結巴巴地回道:「我知道啊……我只是想問你是不是要換貨……。」

X抿住嘴,的確,男友不是這樣的人,而且剛剛的句子只是就事論事。

「我又沒那樣說!」

「我知道。」X說。她知道自己剛剛吼的對象不是男友,而是她那總是對她的身材和衣著多有批評的母親。

「你沒什麼腰,不要穿那種寬鬆的衣服。」

「腿短還穿裙襬切在小腿的洋裝,你是怕大家看不出來嗎?」

「我拜託你,化點妝再出門不行嗎?」

在母親的耳提面命之下,X的確長成了衣著得體的大人,然而,她的「內在小孩」卻永遠留在媽媽房裡的連身鏡前,深怕自己的襯衫不搭襪子的顏色,深怕站在身後的母親露出嫌惡的表情,說出刻薄的言語。

「內在小孩(Inner Child)」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為不同的心理學派沿用或易名;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內在小孩」這個詞彙的則是美國心理學家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

這些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內在都有著一個自然的本質,在成長過程中吸收了來自周遭的人(尤其是父母)所餵養的價值觀、偏見以及創傷。若這個孩子受了太重的傷,我們就會為了止痛而將他關進我們的潛意識中。而他就這樣待在我們內在的某個角落,在我們遭遇與過去類似的情形時暗暗地操弄我們,利用從小習得的方式「避開危險」,例如:吼叫、沉默、狡辯或逃離現場。

若我們的內在小孩沒有被好好地呵護,成人後就難以對人們產生信任感,包含自己。

因為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所以也不相信他人能看見自己的優點並真心地愛著自己。這些被錯誤對待的人們學會無視那個又傷心又憤怒的孩子,因而無法理解自己為何總與這個世界衝突不斷。

想要與外界和解,重新練習愛與被愛,首先就要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下一篇文章,我們聊聊內在小孩有哪些模樣。

 

參考資料:

https://womany.net/articles/25463/amp

https://womany.net/articles/25463/amp

史蒂芬妮・史塔爾《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