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都在處理難纏的客戶,下班後忍不住給自己買了一個沾滿糖粉的炸甜甜圈。
為了熬夜看世足賽,扛了兩手啤酒又叫了一桌子的炸物。
即便分手好幾個月,想到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嗑掉半桶冰淇淋來發洩。
甚至只是因為閒著不知道要做什麼,所以隨手塞點東西到嘴巴裡。
你覺得上述情況似曾相似嗎?
你也經常在辦公桌前勞累整天後,以高熱量食物慰勞自己嗎?
無論情緒是高漲還是低落,你都是藉著吃來維持或安撫心情嗎?
如果你時常為了止飢以外的理由(尤其是彌補情緒性的需求)而吃東西,就要注意自己是否陷入「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的情況了。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吃東西是件療癒的事呢?
1. 生活壓力
壓力會使我們體內的皮質醇(俗稱「壓力賀爾蒙」)分泌增加,讓血壓、心跳與血糖上升,隨時準備應付棘手的情況。然而這個過程非常消耗身體的能量,所以也會造成失眠與免疫系統問題,並使我們忍不住吃進能夠快速補充熱量卻沒什麼營養的高糖、高油、高鹽食物。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心情愉悅,壓力較少時會有選擇健康食物的自制力。因為此時體內的賀爾蒙相對平穩,我們擁有控制飲食的理智。
2. 對垃圾食物成癮
通常由高糖、高油、高鹽組成的垃圾食物在進到我們體內後,會造成類似毒品的運作機制,讓你想戒也戒不掉,一段時間不吃就會想念得不得了。這過程不但紓壓又會帶來快感,這也是為什麼甜甜圈使你「快樂」,洋芋片永遠無法只吃一片。當你孤單時會想起前任,還是焦糖海鹽巧克力雪糕?
3. 空虛感
個人情緒長期受到壓抑或忽視也容易導致情緒性進食。當負面情緒不被指認並好好地釋放,會讓人逐漸失去感知的能力,形成無以名狀的空虛感。
而吃,就是填補這種內在空缺最簡便、迅速的方式。
但垃圾食物只能短暫地止住悲傷與空虛,長期下來對身體及外貌所造成的影響,又反過來使我們感到痛苦;且無法克制慾望的無力感,也可能會加深我們對自我的負面感受。
飲食在各個文化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往往連婚喪喜慶都有所規範;美味的食物也會啟動我們腦中的獎勵機制,成為童年回憶的一部份。然而,規律而適量地攝取營養才能使我們情緒長期穩定,擁有維持健康飲食的自制力。
當我們有所覺察,就會有所改變。如果你經常因為種種傷心或你說不出的原由而吃,並因此感到困擾,請點擊以下連結預約諮商時段,或私訊取得預約方式:linktr.ee/katerina929
下一篇文章,我會說明如何辨別自己是否有情緒性進食行為。
參考資料: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8002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articles/200305/sadness-and-overe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