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逃避型依戀者表面上的遲鈍、冷漠或輕浮,往往是出於童年經歷的情感忽視或拋棄經驗。即便能輕鬆自如地進行社交,卻會下意識地避免建立深入的關係。情感的波動或交流幾乎是「傷害」的同義詞。
逃避型依戀者和焦慮型依戀者一樣都受了傷,只是所採取的解決方式不一樣──前者拚命地逃離愛情以避免再度受傷,後者則奮力追求愛情以修復傷痛。
正因如此,許多逃避型依戀者會投注精力於特定的事物以逃避人際接觸、彌補內在的空缺,然而總有不足的時候。
因為不是討厭愛,而是害怕愛。
與愛維持舒適的距離時,你會發現自己能緩下逃離的腳步。
你是逃累了的逃避者嗎?你可以試著這麼做:
1. 體驗與表達感受
療癒傷痛的第一步,是適度地向他人展現悲傷或憤怒等脆弱的感受,人們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親密,亦即個人的心理支持系統,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而逃避型依戀者過去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受挫並轉而封閉自我,漸漸地失去表達情感的能力,更加羞於啟齒。
當情緒出現的時候,試著等一等,不急著逃跑,或以理智壓抑。問問自己:
「我感覺到了什麼?」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
「是以前發生過的事情讓我聯想到現在的狀況嗎?」
當年忽視你的人,將他們留在當年吧。不像容易過度分享的焦慮型依戀者,謹小慎微的逃避型依戀者需要的是向信任的友人與伴侶交換情感,愛會在這個過程中滋養出來。
2. 把自己交給別人,與自己和解
沒有要求,就不會被拒絕。這也是為什麼逃避型依戀者不願求助──這是將自己情緒的控制權交到了別人手裡,相當於讓人有機會傷害自己。
請一再告訴自己:「我是值得被愛的!」
過去輕忽你的情感的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看見你的美好,這不是你的錯。現在的你可以給自己足夠的愛、相信自己夠好,當你向他人展現脆弱時,你仍然是完整的。
想要打破過去的逃避模式,就需要有新的嘗試與冒險,把自己交給信任的伴侶與朋友吧,適度地袒露脆弱,那些想要傾訴而一直說不出口的東西,一旦表達出來,才會有修補的機會。
3. 與身邊的人建立舒服的互動模式
在表達自己的脆弱與內心世界後,會到赤裸而想要逃回自己的世界,這時候就需要和身邊的人開始建立溝通模式,預防這次的坦承只是曇花一現。建立起新的互動模式,也是一個新的人際距離,才能慢慢讓自己走出保護自己的堡壘。
逃避型依戀者的戀人或朋友請有點耐心,即便沒有達到你們的要求,只要不斷溝通與嘗試,給他們一些時間與空間準備好接收情感的刺激,當他們不總是被追著跑,才能培養對你們的信任。
無論你是逃避型依戀者還是他們的伴侶,都能點擊以下連結預約凱特的諮商時段,或私訊取得預約方式,讓我陪你們找出最適合你們的相處方式:linktr.ee/katerina929
參考資料:
岡田尊司《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