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有時就像束縛我們的牽線,隨時扯動我們的情緒。兒時家人對我們的謾罵、貶低或忽視,依然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回憶中。即使我們已成人多年,深諳世事,在面對那些不當對待的家人時,依然會感到沉重的悲傷、焦慮、羞恥及罪惡感。
這些揮之不去的感受,是由以下的原因所造成:
1. 無法與家人的情緒切割
雖然已經成年許久,情緒上仍然依賴著「重要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具影響力,且扮演著擴大我們生活經驗並形塑自我的人。
缺乏個人情緒感知能力的獨立性,就只能跟著對方的判斷行事或想像,形成了一種情緒上的依賴關係。這種不健康的連結會使我們在隨著家人的情緒波動搖擺,難以保持情緒穩定。
2. 家人的期望成為自我的一部分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安全存活,會努力迎合照顧者的期望以獲得認可。這個過程構建了孩子的自我價值。
若照顧者沒有給予孩子適當的尊重,就會使他們永遠在迎合家庭需要中迷失自我,動輒因為未滿足家人的需求而感到自責和失敗。
3. 過度保護家人的情緒
在兒時便養成過度保護、在意家人的情緒,自然而然就會受到他們的期望和情緒影響。
我們都希望為家人帶來歡樂,但這種心理若沒有適度地控制,就會使我們過於在意家人的感受,忘了回頭照顧自己。
家人在我們情緒上的影響來自從小培養的情感連結,以及因此而對他們的期望和評價的過度重視。要建立穩健的情緒健康,我們需要訓練獨立的情緒感知能力,建構穩定的自我價值,學會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的情感邊界。
下一篇文章,我們聊聊不被家人影響情緒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