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同事的錯誤、伴侶的埋怨,甚至母親的尖刻質問時,你選擇忍氣吞聲,選擇不浪費精力反抗。處理他人的負面情緒讓你感到恐懼,你不想成為造成他人困擾的壞人,卻因此逐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不值得他人尊重。
這種自我貶抑的聲音不斷加強,陷入一種不敢改變、人際界線不斷後退的可怕情緒循環。
這樣的情境,你是否有共鳴?為何面對問題或衝突,你總是就這麼「算了」呢?
1. 害怕衝突
害怕衝突往往源於對他人情緒的敏感,你不願成為衝突的源頭,也不想傷害任何人。然而這看似和善的舉措,背後是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恐懼。恐懼著因為衝突而讓你們關係破裂。
2. 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重視
當你提出自己的想法卻不被重視之後,沒有再繼續為自己爭取;抵抗可能會出現的衝突與指責,使你轉變成一再忍讓,你就會漸漸習慣、相信自己確實不值得受到尊重。這樣的想法使你越發自卑、低落。
3. 自我懷疑
你說服自己不如人後,無論做什麼都會自我懷疑,更加無法堅定自己在各種事物的立場。你會一再質疑:「我這樣做真的沒關係嗎?」
最後,幾乎完全放棄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機會。
改變,意味著要面對未知,面對可能的負面結果。然而,只有勇敢迎接這種改變,才能打破目前的困境。下一篇文章,我們聊聊找回勇敢與聲音的方法。